ABG欧博


您的位置: 首页 >新闻中心>媒体聚焦
      • 助眠良方 藏在日常生活中

        发布日期:2023-12-01   点击量:



      •   人们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,自古以来 ,人们一直都十分重视睡眠养生。在睡眠中,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放松、休整,为迎接新的一天储备能量。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石,而助眠的良方,其实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


          “阳气尽则卧,阴气尽则寤”

          古人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总结出“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”的规律。这符合中医“天人相应”的观点 。卫气日间行于阳分,夜间行于阴分 。随着昼夜交替 ,卫气行尽阳分而入阴分时,人就要入睡 ;卫气行尽阴分而入阳分时 ,人就要从睡梦中醒来,开始工作和生活 。此外,中医认为,子时(晚11时至凌晨1时)是阴阳交替,阳气初起的时间 ,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对促进机体阳气生发十分重要 。

          有些人喜欢熬夜,白天补觉 。长此以往 ,不仅扰乱生物钟 ,还会损伤阳气,导致阴阳不和 ,从而出现疲倦乏力、精神萎靡 、食欲不振等症状 ,影响身体健康 。因此,想要拥有良好的睡眠,首先要注意规律作息 ,避免熬夜。


          疏解压力,调畅情志

          情绪与睡眠的关系十分密切。中医认为,肝主疏泄。长期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,久而化热 ,热扰心神 ,神志不宁,则引发失眠,常见入睡困难、眠浅多梦等。如果肝郁克脾,患者还会表现出脾虚症状,比如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 、大便不调等 。

          在日常生活中 ,大家要有意识地调整认知,减轻自我压力。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挫折时 ,可以多向朋友、家人倾诉,以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。睡前焦虑者,可以在睡前通过听音乐、冥想等方式放松。

          合理膳食 ,适时补泻

          吃美食是人生的享受 ,但吃得过晚、过饱都会影响睡眠。中医认为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。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,饮食积滞导致中焦升降失和 ,影响营卫运行而致失眠。嗜食油炸  、辛辣、肥腻之品 ,损伤脾胃 ,痰湿内聚  ,久而化热,上扰心神 ,也会导致失眠 。因此,平素应注意避免暴饮暴食 。如偶尔饮食过多 ,可适当饮用具有健胃、消食、安神作用的代茶饮,可将炒山楂 、陈皮等泡水饮用。

          有些人平素脾胃虚弱,再兼饮食不节,导致脾胃受损 ,气血生化无源,无以奉养心神,从而出现入睡困难、睡眠轻浅等问题 。这类人群平时可用莲子、山药、炒薏米煲粥,以健脾、养胃、安神 。

          适度运动,梳理气机


          适度运动能调畅气机、平衡阴阳 、促进睡眠 。但过度运动、大汗淋漓,则易耗伤气阴,导致心神失养,从而入睡困难、眠浅易醒。因此,建议失眠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,每天锻炼30分钟,睡前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。运动强度以周身微微出汗为宜。运动形式推荐慢跑、游泳、瑜伽以及中医传统功法,特别推荐八段锦,此法有很好的调形、调神作用,长期练习能够使气机顺畅 、心神安宁,从而改善睡眠质量。

          需要提醒的是 ,如果长期失眠 ,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仍感效果不佳,或合并较明显的情绪问题,则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。中医经典著作对失眠的症状早有记载和描述 ,长期临床实践也证明中药和针灸对失眠有良好的疗效。中医治疗失眠并非一味安眠,而是通过望 、闻、问 、切四诊合参 ,由表及里 ,探知人体脏腑气血状态,从而进行辨证治疗。根据不同患者的证候类型,制订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,针药结合,心身同治 ,可帮助患者恢复良好的睡眠。

          改善睡眠的安神食疗方

          1.桂圆大枣莲子汤

          取桂圆肉5至10克,莲子5至10克 ,大枣3至5颗,共煮成汤。方中桂圆肉味甘 ,性平 ,归心、脾经,可补脾气 、养心血 ;莲子为“脾之果”,其味甘、涩,性平,归心、脾、肾经,擅长补脾气,还可养心安神,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、心悸 、失眠等症;大枣味甘,性温,归脾 、胃经 ,可补脾和胃、益气生津 ,常用于治疗“虚劳烦闷不得眠”。三者共用可奏健脾补心 、养血安神之效,尤其适合症见睡眠轻浅 、易醒多梦、心慌心悸、神疲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稀的心脾两虚患者  。

          2.粳米百合粥


          取百合10至15克,粳米30克,共煮成粥。方中百合味甘,性微寒,归心 、肺经 ,可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;粳米味甘,性平,归脾、胃经 ,可补中益气 、健脾和胃、除烦渴。二者共煮成粥 ,可健脾养肺 、益阴安神 ,尤其适合症见入睡困难、心烦易醒、口干咽干 、盗汗、大便干燥等阴虚失眠患者 。

          3.山楂陈皮麦芽茶


          取炒山楂3克,陈皮5克,炒麦芽10克,用开水冲泡饮用 。方中炒山楂味酸、甘,性微温,归脾、胃、肝经,可消食助运、化浊降脂,常用于治疗肉食积滞、胃脘胀满等;陈皮味苦、辛 ,性温 ,归肺、脾经 ,可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 ;炒麦芽味甘,性平,归脾、胃经,可行气消食、健脾开胃、退乳消胀。三者相配可行气消胀、和胃安神,尤其适合因纳食过多或嗜食肥腻,伤及脾胃,痰湿内聚 ,心神受扰而睡眠难安者。(作者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身医学科姜默琳)


          摘抄来源:学习强国

          报送部门:财务资产部